• “随着广东、天津、福建三地自贸区挂牌,‘自贸区2.0版’呼之欲出。自贸区要配合‘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探索和试验的任务更重了。上海要保持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粤津闽可以复制上海的制度创新,发挥后发优势。”在粤津闽自贸区挂牌前夕,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高国力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自贸区数量的增加,不同自贸区间应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做新常态下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窗口。

      以制度创新打造改革新高地

      “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和扩展后的上海自贸区,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释放改革红利。”高国力说。

      “对福建而言,要通过建立自贸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实现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转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高国力强调,福建自贸区要以制度创新为重点打造改革新高地,以自贸区建设推进各项事业改革创新,推进闽台经济融合发展。

      “天津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应重点聚焦扩大开放,提升开放水平。”高国力说,天津作为港口城市,外向型经济比重较高,天津自贸区在简化通关程序,提升通关效率,减少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审批等方面应多作探索,结合以负面清单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投资和贸易便利化、高效化。

      他认为,扩大对外开放,离不开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探索和支持。他建议天津自贸区应加快发展以金融创新为主的现代服务业,结合上海自贸区先行先试形成的经验,在金融改革和开放上作新的尝试。

      “广州南沙片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都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构建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体系、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先行先试。”他建议,广东自贸区应深化商事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在外商投资、港澳投资率先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有自贸区特点的企业诚信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

      谈到广东自贸区,他特别指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的优势和使命是连接粤港澳,促进粤港澳三地更好地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实现融合发展。特别是蛇口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和旗帜,相信它在新的自贸区战略中会焕发出新的活力。

      各自贸区应错位发展优势互补

      “随着自贸区的增加,不同自贸区间应错位发展、优势互补。”高国力说,福建面临自贸区设立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叠加效应,广东自贸区与港澳地区深度融合,协同效应值得期待,而天津自贸区要对内辐射京津冀,对外连通东北亚。

      他说,广东自贸区应发挥改革开放前沿、排头兵的优势,尤其是要更好地立足港澳国际化、市场化水平高的基础,促进粤港澳三地更好融合发展,这是其他自贸区不可取代的战略优势。广东自贸区的重要战略意义在于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对外开放效率和开放水平,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发挥粤港澳融合发展和合作的示范意义,进而在全国发挥借鉴和示范价值。

      “天津自贸区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区位优势,未来应进一步发挥对日韩为主的东北亚合作的传统和优势,并进一步探索提升与东北亚的合作水平。”他说,天津自贸区面向华北平原,又有环渤海的发展腹地,未来还应充分利用广阔的腹地资源与环渤海地区的空间支撑,发挥与东北亚国家经贸合作的先行先试和辐射带动作用,进而扩大与东南亚、欧美地区的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首页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意见与建议Copyright ? 2011 深圳经典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粤ICP备13036709号